臺灣美術季刊
首頁>臺灣美術
臺灣美術季刊資料

70 期
2007年10月
生活在美的體驗中
趙雅博
  人類越文明,在生活方面,便越複雜,對於所接近的人物、事件,以及任何經歷,便會問及或為其命名,也順便加以學習,並且越來越多,論到命名,則盡量給以美好而令人喜悅者,唯獨有一件常常不大離開我們的,就是生活,掛在口頭上的說法,卻不漂亮:過日子、混生活,而少有錦心繡口的稱呼。中國如此,西方亦然。晚近以來,己經有了改變,趨向用良好而悅人的字句了。
  悅人的形容詞,莫過於美,人愛美超過了愛真愛善。《舊約》中說:上帝造宇宙,完成每件事後,都說很好,好是含有「美」的意義的。說人生活是美的體驗(Vivencia estetica)。筆者首先是見諸西班牙當代哲學家奧德嘉衣佳塞(Ortega y gasset 1883-1955)翻譯了德國人狄爾代(Dilthey ,1833-1911)的Erlebenisse,狄氏以後,德國有六、七位哲學家著書響應。美國人杜嘉思(Ducase)則譯成Feelings,成了美的生活體驗專有名詞。3目前對美的生活體驗的西方字詞是Mental Emotion Sentimiento ,Vivencia,以後者為貼切。這個字的來源是拉丁文動詞,Vivere生活,這幾個字詞使用到日常生活者為有知有意的經驗,使用在美學與藝術哲學上,則是來自直覺,不像對日常生活的意義。
  生活體驗用為美學和藝術哲學,為了使人看清其間的分別,後人加上了美之裝飾字,其在作為對象的面貌,就其成為典型來說,分為兩大類型主動和被動,第一種,我們看到出現的事物,也就是體驗群眾被征服,為我所得、為我控制。我能夠以個人的愛好操作的,還有的是在一個精神緊張中,或一個指向對象的意圖中得到的。第二種則帶有一種侵略性的特徵霸佔的,更是一種外在事物的猛撲而進入我們身心中,而我們這一面,我們顯得好似一個單純被迫的接受者或者是從外來的一個力量指向我們。有的不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事件,也有些好像是有問題的,並且是以不同樣的方式,知道行動好像是為一個同一的人組織成的一個探索。甚至是由於諸多事件中的要求的探索,已到了最後終點的生活體驗。
  另外還有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那就是人在胎兒或剛出生的時候,是否已帶來了生活的體驗,也就是說有否先天性的生活體驗,我的意見是在胎兒生出來的那一刻時,並沒有帶來體驗,只是具有本能的傾向,自動而不自知的尋找,來完成他的傾向。還有他已有的生活體驗的成果,如果胎兒再大一點,我們清楚的看到是:他把傾向由探索學習見諸事實,這讓我們感到:生活的體驗乃是後天的事,並且我們也認為這種認定,是由內在指揮外在官能的結果,自然不在話下。
  美的體驗生活,顯然的乃是後天的事象;不過由於體驗是屬於感官感情的事件,然而由於感官感情的強弱,多有不同。為此,由於先天承受的傾向,在後天的由於實現先天不同的傾向,其後果自然也就有了不同。在現世世代有各種不同等次的專家出現,如果沒有某一種天才,後天的習練固然有用,但如果天才高低不同,即便有同樣的努力,也不會有同樣的效果。特殊的天才,獲得專業的體驗,自然多少高下也就有所不同了。此外環境的關係也很重要,沒有機會發展他的天才,他便總也不會有完全發展他天才的整個成果出現。亞里斯多德,多瑪斯阿奎納,如果不讀書,他們會有現在的成就?如果李白、但丁一直是文盲,他們能夠留下永傳不朽的好詩篇嗎?
  到目前為止,在藝術或美學界內,還有一個不小的錯誤,那是認為生活體驗如同是簡單的、易於激動的情感生活的爆炸,或者是來自富有感情生活有條件的進步。如果要將易動的情感性,理解為不同於理性或意志,或者如同在記憶與思想以後的第三個水平的官能,在與易感性的一些特徵相碰而生出美感生活體驗,這是絕無可能有方法將它化為未曾思想過、未曾願意過的美的情感。生活體驗,就讓它的表達好似昏愚,但他仍然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它的時間的延續,並不是局限於將它視為如同環境的一個枝節。有些生活的體驗,有時成了唯一的生活體驗,可以成為一個人整個一生的體驗的延續。或者一直維持的延續,或者構成一個生命的主流,它依照自己的節奏和自己的規律變化;變句話說,應該說是準確的。重大的事件或外面的事情,能夠構成一個標誌,成為一個生活體驗的開始。
  生活的體驗人人後天皆具有,人人也都是生活在其中。在一般生活的體驗中,也有美的生活體驗,自然也享受這個體驗,只此而已。藝術家則不但享受這種體驗,並且還用這個生活的體驗讓,自己成為藝術家。藝術家生活在美的體驗中,會湧出新的體驗,而啟發新的作品。我們且將美的生活體驗的種種,概要的作一檢驗,享受並製造新成果。
文字全文瀏覽 :
未獲授權
原刊頁面瀏覽 :
未獲授權